農村污水由于地區分散,人口數量較大,收集難等原因造成農村污水成為水污染的主要組成因素,農村污水中還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有氮、磷等無機鹽類。根據農村污水的特點,具體針對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高效藻類塘
高效藻類塘內存在的菌藻共生體系,使塘內溶解氧濃度較高(保持好氧狀態),而ph值則存在周期性變化:對cod的平均去除率可達70%,氨氮主要通過硝化作用去除,去除率> 90%,磷酸鹽主要通過沉淀作用去除,去除率為50%。
高效藻類塘與傳統穩定城相比,既有運行成本低、維護管理簡單等優點,又克服了傳統穩定塘停留時間過長、占地面積大等缺點,在處理農村及小城鎮污水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在太湖地區建立了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
2、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水處理工藝,其最大的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厭氧水解一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系統集初沉池、曝氣池、污泥回流設施以及供氧設施等于一身,大大簡化了污水處理流程。
3、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態系統內多級生物的稀釋降解作用來去除或削減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人工濕地作為一種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具有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水生植物有-定經濟價值等諸多優點。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主要是潛流人工濕地。
4、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懸浮物沉降下來成為污泥,污泥通過一定時間的自然發酵,有機物得到降解。
]]>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特點:農村生活污水由灰水(廚浴排水、洗衣用水)和黑水(糞便、尿液及其沖廁水)組成,以單戶排水為主。早、中、晚用餐高峰污水量是平時的2~3倍,日變化系數為3.5~5.0,污水排放呈現面廣分散、波動大的特點。
大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水質相差不大,可生化性好,含一定量的氮、磷、病原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油漬成分明顯增加,污染物種類增多,有機物和氮、磷的含量有所上升。
排放模式: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模式有以下5種:
廚房、廁所的污水通過管道進入自家的化糞池處理后排放;
經化糞池處理后,再二級處理;
居民將管道通入河中,污水直接排入水體;
將污水傾倒在門前屋后,任其自然蒸發;
在自家屋后農田邊上開挖污水溝,將污水排入此溝,自然蒸發、下滲。
居住比較集中的鄉鎮駐地、已建成的農民新村部分采用一、二類排放模式,以農戶散居為主的自然村一般采用后三類排放模式。